许慎 约58—约147 东汉文字学家、经学家。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师事贾逵。曾任太尉南阁祭酒、洨长等职。博通经籍,时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评。集古文经学训诂之大成,著《说文解字》十四卷并叙目为十五卷。其书内容广博,“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上〈说文〉表》)。认为文字是先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依类象形”(《说文解字·序》)而创造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在对客观事物的描摹中体现了自然的客观规律,并与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相联系。认为“象”和“意”紧密联系。指出汉字形成的六条基本原理,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皆以象形为基础,这种形是抽象的指意文字符号。所提的汉字意象统一、具体和抽象统一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的特征。还对“美”的字义作了解释:“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认为“美”同味觉的快感相连,既和功利有关,又具有超出功利欲望满足的特点。为后世美学范畴奠定了字源学的基础。所释字义中有反映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意识的内容:“臣:牵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另有《五经异义》,郑玄曾撰《驳五经异义》给予驳难,两书均佚。清陈寿祺辑有《五经异义疏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