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神圣家族》 Die Heilige Familie, oder Kritik der kritischen Kritik, Gegen Bruno Bauer und Consorten 全名《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第一部著作。写于1844年9—11月。1845年2月在法兰克福以单行本出版。编入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神圣家族”是对青年黑格尔分子鲍威尔兄弟及其信徒的谑称,“批判的批判”是指他们宣扬的批判哲学体系。指出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因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因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的矛盾的统一,即绝对精神。鲍威尔片面地、彻底地发展黑格尔哲学中的自我意识范畴,用无限的自我意识代替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把自我意识变成与人脱离的主体,把客观的物质世界看成是自我意识创造的产物,是意识的假象。抨击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是“以思辨的黑格尔的形式恢复基督教的创世说”。指出“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认为黑格尔哲学的“思辨结构的秘密”就在于把概念独立化、实体化。批判鲍威尔等人宣扬的唯心史观,主张从社会物质生产出发来观察历史,指出在历史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生产而不是自我意识,“思想从来也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它都只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实物是为人的存在,是人的实物存在,同时也就是人为他人的实在,是他对他人的关系,是人对人的社会关系。列宁认为这表明马克思已接近自己的整个体系的基本思想,即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思想。还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论证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该书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该书中有关章节,在程始仁1930年编译的《辩证法经典》一书中,最早被介绍到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