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 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特指人们行事的时机、机会。它是一经出现就可能改变社会现有状态的诸种条件的总和,即客观形势为社会发展提供的多种有利因素比较集中的某段时间。在历史转折时期能否抓住机遇,对一个民族和国家常常攸关存亡。德国学者施本格勒(Oswald Spengler, 1880—1936)在《西方的没落》中通过对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比较研究指出:“时机的把握,可以决定一整个民族的前途,把握得当,其民族便能主宰其他民族的命运,把握不当,自身的命运便成为其他民族的目标。”经济学家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 1915— )在《经济增长论》中也指出:各国经济发展之所以出现差别极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否“发掘机会”,“随时抓住机会”。机遇是历史进程中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是客观性、不确定性、非长驻性和共享性。机遇为人们提供了各种选择和充分发挥能动性的可能,其实质是抢得时间谋求发展。邓小平解决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抓住机遇”。他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指出,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多次失去机遇,耽误太多,导致中国落后;如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全球呈现出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对于中国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因此,“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