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决定论 mechanical determinism 又称“形而上学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完全排斥偶然性,并把这种必然性仅仅归结为机械必然性的理论。17至18世纪流行于西欧。主要代表人物为荷兰斯宾诺莎、法国拉普拉斯和霍尔巴赫。认为在事物已知状态中,已蕴藏着以后必将出现的一切状态的可能性,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机械地被决定了的过程。如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提出:“自然中没有任何偶然的东西”,“其所以说一物是偶然的,除了表示我们的知识有了缺陷外,实在没有别的原因”。霍尔巴赫也认为,“偶然这个词是没有意义的空洞的语词”(《自然体系》)。他们看不到不同的物质运动有不同的因果联系和运动规律,把机械运动当作因果制约的唯一形式和各种事物运动的唯一规律,把现在和将来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看成是预先规定的。认为只要人们知道一个无所不包的宇宙方程,又知道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便可一劳永逸地预言宇宙间一切事物任何时间地点的运动状态。机械决定论在社会历史领域常表现为宿命论,否认人们的自觉能动性。由于否认偶然性,又导致将必然性神秘化。恩格斯一方面肯定机械决定论具有反对宗教神学的意义,同时又说,仅仅“承认这种必然性,我们也还是没有从神学的自然观中走出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