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莱布尼茨
类别 哲学
释义 莱布尼茨     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1646—1716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自然科学家。出生于莱比锡。1661年起在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和哲学。1663年曾到耶拿大学攻读数学和逻辑学。1667年起在选帝候美因兹大主教门下任外交职务。1672—1676年奉命出使巴黎。其间于1673年初曾到伦敦作短暂访问,同许多著名学者交往。1676—1716年在汉诺威的不伦瑞克公爵的宫廷中任参议及图书馆长。1700年创办柏林科学院并任第一任院长。在数学上,他和牛顿并称为微积分的创始人。改进了帕斯卡尔的仅能作加减的计算机,设计并创造了一种手摇的能作加、减、乘、除和开方的计算机。提出了他认为是和中国“先天八卦”相一致的二进制。在物理学上,发展了笛卡儿的动量守恒定律,提出质量乘速度平方(mv2)的公式,从而更精确地表述了运动的度量。在逻辑学上,最先提出充足理由律,并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问题,成为数理逻辑的先驱。在哲学上,早年曾倾向于机械唯物主义,后来出于对机械唯物主义所存缺陷的不满,建立了带有神秘色彩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单子论。认为单子是精神的自我活动的中心,是不可分的,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在认识论上,接受柏拉图的回忆说和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说,成为唯心主义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反对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认为具有普遍性的真理不可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只能为心灵先天所固有,并由反省活动所产生。他将这种真理称为必然真理。又承认还有来源于感觉经验的偶然真理存在。维护神正论,认为上帝“全能”、“全善”,现存世界虽有邪恶和不幸,但仍是一切可能世界中的最完善者。他的整个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但其中也含有相当丰富的辩证法因素。在伦理观上,反对洛克关于道德来自感觉经验的原则,认为道德与人的感觉经验、苦乐感都无关,而是来自天赋理智。道德原则要靠理智、心灵的内在的“自然之光”去发现。指出世界上之所以还存在罪恶,是因为人的原罪和误用上帝赋予他的自由意志。认为恶的存在是必然的和必要的,它作为善的对立物而存在,是善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必要环节。在美学上认为美感是一种混乱的朦胧的感觉,是无数微小感觉的结合体。审美趣味或鉴赏力即由“微小的感觉”所组成,是某种接近本能的东西,人们只能通过心灵而不是通过理解力去感觉它。认为艺术可以对人进行虔诚的教育,增强人的美德和宗教观念,但又赞同艺术快乐有害说。主要著作有《形而上学谈话》(1686)、《人类理智新论》(1704)、《神正论》(1710)、《单子论》(1714)、《以理性为基础的自然和神恩的原则》(1714)。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6 19: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