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新青年》
类别 哲学
释义 《新青年》    

中国近代刊物。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由群益书社发行。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更名《新青年》月刊,陈独秀主编。发行至四卷1号(1918年1月)时,参加编辑部的有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刘半农、沈尹默等,轮流编辑。1919年编辑部迁往北京,并成立编辑委员会。自1920年9月八卷起成立新青年社,独立发行,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仍由陈独秀主编。1920年11月,陈独秀去广州,由陈望道接任主编,李汉俊参加编辑工作。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度成为党的机关报。1921年9月陈独秀重任主编。1922年7月出至九卷6号后休刊。1923年6月在广州复刊,改出季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性刊物,由瞿秋白任主编。1925年4月起为不定期刊,1926年停刊。其作用可分为三个阶段:1915年至1918年成为反对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激进民主主义的旗手;1919年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起了重大作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上,在建立统一战线,准备大革命的斗争策略、路线等方面都作出了努力。其最初宗旨和希望有六项:“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像的”。其基本内容:一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批判尊孔读经,陈独秀曾撰写一系列文章,批驳康有为的“尊孔”复辟,鲁迅写的《狂人日记》矛头直接指向吃人的封建旧礼教;二是宣传民主主义的新文化,陈独秀撰写《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文学革命论》等把革新文学和革新政治联系起来,钱玄同、刘半农、胡适等人也撰文参加新文化运动;三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陈独秀撰写《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马克思学说》、《列宁主义与中国农民运动》等文,李大钊撰写《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并从1923年起,大量发表列宁的著作(《俄罗斯革命之五年》、《民族与殖民地问题》、《中国革命》等),译载斯大林的著作(《论列宁主义基础》、《托洛茨基主义或列宁主义》)等,广泛介绍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罗针”;四是参与“科学与人生观”和“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批判张君劢等人的玄学、张东荪等人的基尔特社会主义、胡适等人的实用主义;五是重视对中国革命问题的研究,刊登瞿秋白等人论述革命性质、统一战线、无产阶级领导权、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等问题的文章。该刊对宣传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培养一代青年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中国革命的发展作了思想准备。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10 7: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