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氧化说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氧化说 theory of oxygenation 关于物质燃烧的一种学说。导源于氧的发现,18世纪70年代由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创立。1774年8月,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用聚光镜加热氧化汞,分解出一种新的气体,发现它比普通空气更能促使物体燃烧,老鼠在这气体中活的时间更长,人吸入它格外舒畅。但普利斯特列为燃素说所束缚,将它称为“脱燃素空气”。拉瓦锡在1769年就开始考察燃素说与实验之间的矛盾,并预感到“这注定要在物理学和化学上引起一次革命”。1774年他重做了波义耳的煅烧金属的实验,将容器连同金属一起称量,发现煅烧前后的总重量不变,认识到燃烧就是物体同金属中的一部分相化合。同年10月,普利斯特列访问巴黎,把他发现“脱燃素空气”的实验告诉了拉瓦锡。拉瓦锡意识到自己所探究的那一部分空气即是普利斯特列的“脱燃素空气”。之后,又通过燃烧磷等实验,发现许多酸都是由空气中的这种助燃成分与非金属物质结合而成的。为此,他把这种气体称为酸素,即人们所说的氧(氧元素符号O,就是取自希腊语酸素oxygen的第一个字母)。1777年,拉瓦锡在向法国科学院提出的报告《燃烧通论》中系统地阐述了氧化学说:(1)任何燃烧都放出热或光;(2)物体只能在氧中燃烧;(3)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吸收其中的氧,重量增加,所增加的重量恰好等于所吸收氧的重量;(4)一般易燃物(非金属)燃烧后通常变为酸,氧是酸的本质,一切酸中都含有氧元素,而金属煅烧后变为煅灰,它们是金属的氧化物。氧化说既解释了燃素说所能解释的所有现象,又解决了金属增重这个难题。但这一学说当时并没有得到化学界的承认。只是在1781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 1731—1810)发现水是可燃空气氢和氧的合成物之后,才逐渐被人们接受。氧化说的创立,使化学完全割断了与炼金术的联系,使得过去在燃素说基础上被颠倒了的全部化学正立过来,是化学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1897年电子被发现,原子论发展成为现代物质结构理论之后,氧化说具有更广的含义,变成广义的氧化还原学说。氧化本来指物质与氧化合的反应,还原指含氧物质被夺去氧的反应。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总有电子的传递,故从广义来说,氧化指一切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反应,还原指一切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必有另一种物质被还原,两者是分不开的,其中电子得失的数目相等。氧化说的发展,使人们进一步认清了物质化学变化的实质。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