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梁启超
类别 哲学
释义 梁启超     1873—1929

近代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光绪举人。与康有为创导变法维新,被合称“康梁”。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重要论文,阐发维新变法思想,要求“变官制”、“伸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光绪二十三年主讲长沙时务学堂。次年入京,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先后主编《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主张立宪保皇。曾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在当时知识界影响颇大。辛亥革命后,以立宪党为基础组成进步党,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后又组织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任财政总长。1918年底去欧洲旅游,回国后著《欧游心影录》,宣称欧洲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发扬中国的“固有文化”。1920年,支持张东荪与马克思主义者论战,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哲学上认为“境由心造”,“一切物境皆虚幻,惟心所造之境为真实”。世界上没有“物境”,“但有心境”,“故曰三界唯心”(《自由书·唯心》)。强调“心力是宇宙间最伟大的东西”(《非唯》)。认识论上提出“慧观出真理”(《自由书·慧观》),认为“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德育鉴》)。推崇明王守仁的“致良知”是“千古学脉,超凡入圣不二法门”,“放之四海而皆准,俟诸百世而不惑”(同上)。戊戌变法前后,宣传“变”思想,认为“变者,古今之公理也”,承认“上下千岁,无时不变”(《变法通议·自序》),但却强调“导中国进步当以渐也”,主张变法循序渐进,点滴改良。历史观上将进化论应用于历史领域,形成其新史学理论。认为“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公理公例者也”。批判中国古代的天命史观和“治乱相嬗”的历史循环论。但认为推动历史进化发展的,不是人民群众,而是少数英雄人物,“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中国史界革命案》)。对中国先秦、明清及近代学术卓有研究,其《清代学术概论》,较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二百余年的学术思想发展。逻辑学上,较早研究了《墨辩》逻辑思想,著《墨子学案》和《墨经校释》,强调要将墨家辩学(名学)、西方逻辑和印度的因明作比较研究。美学上认为“只有真才是美”,“求美先从求真入手”(《美术与科学》)。视“美”为人类生活“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美术与生活》),“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书法指导》)。认为美学家的任务是引导人们扬善弃恶、揭美去丑。强调情感教育,注重研究审美移情的规律。伦理思想上,以天赋人权说和进化论观念解释道德的起源和本质,认为“天生人而使之有求智之性,有独立之性,有合群之性”(《中国积弱渊源论》),道德也“有进步发达,一循天演之大例”,其作用在能“固其群、善其群、进其群为归”(《新民说·论公德》)。又倡“我之自由说”,称:“自由者,天下之公理,人生之要具。”(《新民说·论自由》)据此提出“道德革命之论”,阐发其理想人格学说。又比较了中西伦理观,从国民品格上“探求我国民腐败堕落之根源”,批评“束身寡过”、“存心养性”的封建道德修养论,并论述了公德、私德的关系,指出:“公德者人类生存之基本”,“我国民之最缺者,公德之一端也”(《新民说·论公德》)。然又强调公德与私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其伦理思想当时有积极意义,然未形成系统、深刻的理论体系。其说多变,常有前后矛盾的现象。曾创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政论文“笔端常带感情”,“夹以俚语”,风靡一时。对佛学亦有研究,有《佛学研究十八篇》等。著述宏富,编为《饮冰室合集》。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7 10: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