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态度变化情境模型
类别 心理学
释义
态度变化情境模型

态度变化情境模型model of attitudechanging situation

由哈弗兰德(Hovland,C.I.)和贾尼斯(Janis,I.)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关于劝导性交流在态度转变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论模型(见下图)。
该模式的核心在于找出提高说服力的条件。这些条件一般包括传递者的特性,交流信息的特性,接受者的特性,交流信息提示的情境等。传递者的特性主要指可靠性。它由专长、意图或动机、魅力等因素组成。对某事物有专长,具有权威性,则可信程度高,说服力大。特别是他提出的主张与其自身利益相反时,或者提供的信息是被接受者无意中听到时,影响力会更大。传递者受人喜欢,由于喜欢而产生认同,也可以引起态度的转变。一般说来,具备说得在行(是一位专家)、说得中肯(没有别有用心的动机)、说得动听这样一些特性,都会增加说服的效力。交流信息的特性指能够增强信息有效性的因素或者信息提高的方式,包括差异、单面论证和双面论证、

唤起恐惧等。差异是指接受者和传导者在立场观点上的差距。当差异很小或中等时,态度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当差异过大时接受者就会因怀疑传递者的可靠性而抵制说服,拒绝改变态度。故转变态度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分阶段逐步地提出要求。单面论证是与说服方向相一致的内容的论证。双面论证则包含着某些和说服方向相反的内容的论证。如果接受者知识贫乏,理解力差,原有态度和说服方向不太矛盾,那么单面论证效果好;如果接受者见多识广、喜欢争论,并且其原有态度和说服方向不一致,则双面论证效果好。唤起恐惧是指不采取所忠告的行为就会造成悲惨结局的一种劝说方式。多数研究表明,唤起恐惧能提高说服性交流的有效性,但当恐惧过强时,接受者会对传递者表现出敌意,对他的意图或信息内容持怀疑态度而坚持原有立场。只有在接受忠告即能消除不安或恐惧时,唤起恐惧的信息交流才是有效的。接受者的特性包括对态度的信奉程度、自尊心、智能、要求社会承认的需要等。对态度的信奉程度低, 自尊心低,社会承认的需要强烈的人容易被说服,反之,则难于说服。一般认为,智能高的人比智能低的难以说服,事实上两者的差异不在于说服的内容上,而在于接受说服的方式上有所不同。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7 11: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