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化assimilation
J.皮亚杰描述儿童心理结构发展所用的概念,指主体运用已有的主观认识结构——图式,对外界输入的刺激进行过滤后吸收到主体的结构中,引起图式量变的过程。同化原来是生物学的术语,是适应的一种过程。皮亚杰将智力也视为生物的适应,一种最高形式的适应,因而同化被用来说明智力发展的机制。以往的心理学家用联想解释智力的机制,联想将刺激与反应的关系视为单向的,即反应完全由刺激决定。同化则将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理解为双向。一方面刺激的输入要通过主体认识结构的过滤,另一方面被吸收的刺激又丰富与充实了原有的认识结构。皮亚杰认为同化在儿童认识过程中有巨大的作用。儿童认识事物,总是试图用原有的图式去同化,如获得成功,则会达到认识上暂时的平衡;若不成功,儿童则作出顺应的反应,认识上达到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