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著。为1940年1月在陕甘宁边区文协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发表于延安《中国文化》创刊号,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出单行本时改现名。编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该文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针对国民党宣扬的“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提出“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划分为新旧两个历史时期和两个历史范畴,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两者既相区别又有联系。混淆两者的区别,梦想“毕其功于一役”,是“左”倾空谈主义;试图在两者之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否认革命在条件成熟时的转变,是右倾机会主义。该文着重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性质、特点和发展的历史,并对五四以来思想和文化问题上的一些争论作了科学的总结。强调共产党的宇宙观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科学的宇宙观。首次使用“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来概括辩证唯物论关于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历史唯物论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基本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