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羽妙悟说Yan Yu's theory ofwonderful in sight
严羽在前人意象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妙悟说,对后世影响极大。他著有《沧浪诗话》,含有丰富的美育心理思想:(1)学诗须有远见卓识。他说:“夫学诗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意须高, 以汉魏晋盛唐为师。”(《沧浪诗话·诗辨》) (2)学诗须具有特殊的才能。“夫诗有别才,非关书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作诗,与一般写文章不同,须具有特殊的才能(如多愁善感,想像力丰富等)。这种才能非由读书而来,因为读书不多的人,也照样有诗情画意。但多读书,却能促进诗才的发展,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如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与作诗并不矛盾。(3)学诗也具有特殊的兴趣。严羽说:“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诠者,上也。诗者,吟咏性情也。”何谓别趣?颇有争论。笔者认为,“别趣”,即诗人具有的特殊情趣,或“理趣”,也即韵味、意境(境界),而不是一般的兴趣和爱好。严羽说:“盛唐诸公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可见所谓兴趣即是微妙的意境——空灵。须知,这种境界并非“空空如也”,而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意。就是说,诗词蕴藉含蓄,理趣横生,生意盎然,妙不可言。(4)严羽认为,这种意境的诞生在妙悟。他说:“诗之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这里“入神”即妙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