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Robertson模型
类别 心理学
释义
Robertson模型

Robertson模型Robertson’s model

罗伯逊(Robertson)于1971年提出的一种流行采纳模型。人们常用这一模型来分析消费者行为和服装行为。这一模型与罗杰斯(Rogers)模型基本相似,但对流行采纳过程做了更细的划分。罗伯逊把流行采纳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并归为三个主要的且相互交叉的领域。三个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行为领域。认知领域与获得式样的知识有关,基本上与罗杰斯的意识和兴趣阶段相似。情感领域与对式样的情感或态度的发展有关,它与罗杰斯的评价阶段相似。在行为领域中,个体把其知识和态度转化为行动,包括罗杰斯的试验阶段和最后的采纳或拒绝阶段。八个阶段分别为:(1)问题知觉阶段。指个体对产品需要的知觉。(2)意识阶段。在罗伯逊模型中指个体首次面临将满足其需要状态的产品。(3)理解阶段。指更好地理解产品。(4)态度阶段。形成对产品的态度。(5)合理阶段。消费者通过获得更多信息,并在社会相互作用中得到线索, 以寻求证明式样的合理性。(6)试验阶段。(7)采纳阶段。这两个阶段与罗杰斯模

Robertson流行采纳模型

型相似。(8)不协调阶段。指消费者采纳产品后体验到不协调的可能性。这意味着人们怀疑自己是否作出了正确的决定。不协调也指购买后行为。人们可能通过返回某个前期阶段,在与朋友的交往或媒介来源中增添新的支持性信息,从而降低不协调感。与罗杰斯模型相似,这一模型允许产生阶段交叉或回归到先前阶段。参见“Rogers模型”。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7 5: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