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 association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是由此及彼的回忆和触类旁通的想像。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联想概念在古希腊哲学中已经出现。柏拉图用联想来说明记忆和回忆,认为“在用视觉或者听觉或者其他的感官感觉到一个东西的时候,这个感觉就可以在人的心中唤起另一个已经忘记了的、但是和这个感觉到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东西”(《斐多篇》)。亚里士多德把联想分为三类: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17—19世纪,在英国形成以联想概念为中心的联想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联想是神经心理现象之间合乎规律的联系。这种联系反映现实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相互关系。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就形成各种不同的联想,有“接近联想”、“类比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控制联想”等。联想是想像的初级形态,是记忆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回忆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联想使偶然的机遇与记忆表象相联合,创造出新颖的想像表象。形成或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联想是完整的思维活动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它提供了科学创造的可能性。联想来源于实践,并要求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根据他的科学实验证明了“……暂时神经联系是动物界以及人类自己的最普遍的生理现象,同时也是心理现象,就是心理学家称为联想的东西”(《巴甫洛夫全集》第3卷)。现代苏联心理学认为,联想作为重要的规律性之一,涉及人的心理活动的全部结构。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正在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整体水平上对联想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