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自我实现预言
类别 心理学
释义

【自我实现预言】
 


拼译:self-fulfilling prophecy
 


一译“自验预言”。在目的性情境中,个体或他人对自己的预期在自己以后行为结果中成为现实的现象。即自己的行为验证自己或他人之预言。1928年美国社会学家W.I.托马斯在《美国的儿童》中最早提出,1954年默顿在《自我实现预言》中给予阐发。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L.雅各布森应用于课堂研究,在1968年发表的《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中得出结论:教师期望促成学生的自我实现预言,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即皮格马利翁效应。1970年,英国社会学家里斯特引入社会学中的标签理论,研究和分析课堂中的自我实现预言现象,其结论可归纳为:(1)学生学业成败的标签源于教师期望;(2)教师贴标签的结果,学生形成自我实现预言,标签成为学生的真实行为;(3)教师期望的产生,受制于学生的社会出身、外貌、性别、种族、语言、先前的成绩等变量,据此可进行能力分组;(4)不同能力组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不同的互动模式;(5)在实际的课堂情境中,按能力分组(或教师的另一些分组方式)是使教师期望和自我实现预言一致的一个主要机制。随后的研究也不断证明,教师期望和自我实现预言已成为学生学业成绩差异、人格发展的一种重要解释。参见“皮格马利翁效应”。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11: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