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韵】子叶切【集韵】【韵会】【正韵】即涉切,并音楫。【说文】交也。【广韵】合也,会也。【易·蒙卦】子克家,刚柔接也。【疏】阳居卦内,接待群阴
又【晋卦】昼日三接。【礼·表记】君子之接如水。【疏】如两水相交,寻合而已。
又持也,受也,承也。【礼·曲礼】接下承弣。【注】接客手下也。【史记·平准书】汉兴,接秦之弊。
又【增韵】接续也,连也。【礼·曲礼】堂上接武。【注】武,迹也。迹相接,谓每移足半蹑之。【前汉·西域传】乌秅国民接手饮。【注】自高山下溪涧中饮水,故接连其手。
又近也。【仪礼·聘礼】宾立接西塾。
又捷也。【礼·曾子问】接祭而已矣。【疏】接,捷速也。速而祭之。
又反接,谓反缚两手也。【前汉·陈平传】樊哙受诏即反接。
又姓。【史记·孟子荀卿传】接子,齐人,学黄老道德之术。【集韵】或作接。
又【集韵】【韵会】【正韵】并疾叶切,音捷。【礼·内则】国君世子生,接以太牢。【注】接读为捷,胜也。谓食其母,使补虚强气也
又【荀子·大略篇】先事虑事谓之接。【注】接读为捷,速也。
又测洽切,音锸。与扱同。【周礼·地官·廪人】大祭祀,则共其接盛。【注】接读为扱。扱以授春人舂之。【疏】颁扱与春人。
又【集韵】色甲切,音霎。与翣同。【周礼·天官·缝人衣翣柳之材注】故书翣作接。
又檄颊切,音协。与挟同。亦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