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字部】
【广韵】楚革切【集韵】【韵会】测革切【正韵】耻格切,并音𠕁。【仪礼注】策,简也。【蔡邕·独断】策者,简也。其制长二尺,短者半之,其次一长一短,两编下附单执一札,谓之为简。连编诸简,乃名为策。凡书,字有多有少,一行可尽者书之于简,数行可尽者书之于方,方所不容者乃书于策。【礼·曲礼】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戒勿越。【通考】汉制,取士作简策难问,试者投射答之,谓之射策。若录政化得失显问,谓之对策。
又策书。【释名】策书教令于上,所以驱策诸下也。【左传·僖二十八年】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
又筹也,谋也。【史记·袁盎传】盎虽家居,景帝时时使人问筹策。
又蓍也。【史记·封禅书】黄帝得宝鼎神策,于是迎日推策。【注】策,神蓍也。黄帝得蓍,因以推算历数,逆知节气与日辰之将来也。
又竹名。【左思·吴都赋】策簩有丛。【吴筠·竹赋】尔其众汇非一,则有策簩筋曼。
又马箠。【礼·曲礼】君车将驾,则仆执策立于马前。【左传·文十三年】晋士会行,绕朝赠之以策。【注】策,马挝。
又策马曰策。【左传·哀十一年】清之战,孟之侧后入以为殿,抽矢策其马。
又天策,星名。【左传·僖五年】童谣云:鹑之贲贲,天策焞焞。【注】天策,傅说星。
又金策,锡杖也,见【诗韵辑略】。
又小也。【扬子·方言】木细谓之杪,燕之北鄙,朝鲜洌水之间谓之策。
又策策,落叶声。【韩愈诗】秋风一披拂,策策鸣不已。
又警策。【陆机·文赋】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马因策而行疾,喩文资片语而理明。以一言入众辞中,若策之警马也。
又刺也。【扬子·方言】凡草木刺人,北燕、朝鲜之间谓之策。
又姓。明有策敏、策简。
又【集韵】一曰小箕。 【篇海】亦作策、𠕁。俗作策、策,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