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辩证唯物主义
类别 哲学
释义 辩证唯物主义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研究意识与物质世界的关系,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运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哲学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高级形式。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所创立。德国的工人哲学家J.狄慈根在1886年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中,最先称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新唯物主义为“辩证唯物主义”。普列汉诺夫也曾多次这样表述。在革命导师著作中,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及《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著作中也曾多次使用这一术语。

辩证唯物主义与它以前的唯物主义不同,它对世界事物的解释,既是唯物主义的,又是辩证的和历史的。它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唯一真实的基础和出发点。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态之外,什么也没有。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意识和思维只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它揭示了人的认识对于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把认识看作是一个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渐深化的能动反映过程,把认识过程解释为辩证过程和历史发展过程。它认为宇宙万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事物和现象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运动及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运动是物质“自己运动”(列宁语),“运动本身就是矛盾”(恩格斯语)。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它本身固有的矛盾起作用的结果。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此外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在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的思维中也普遍起作用。除了上述基本规律之外,唯物辩证法还包括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内容与形式、可能与现实等一系列范畴。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三者在辩证唯物主义中是一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结合起来,对社会生活作出唯物又辩证的解释,揭示出社会生活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密切联系,两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一整块钢板”(列宁语)。

辩证唯物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期,当时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德、意等)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工人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欧洲工人阶级为争取自身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斗争的胜利,迫切需要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要求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当时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也日益显示了客观世界的唯物辩证本性。以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研究新成果,以及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也为这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立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参加了工人运动的实践,并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果,改造和继承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和唯物主义学说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批判改造和汲取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哲学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种完备、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领域引起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变革,使哲学在研究对象、任务、使命、内容和性质等一系列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哲学不再是研究世界上包罗万象的一切,而是研究意识和物质世界的关系,揭示世界最一般的发展规律;它不再是作为凌驾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而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要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在于指导人们去改造世界。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严谨体系中,唯物论、辩证法以及历史观得到高度的有机统一。它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相对立,反对主观性、表面性和片面性,同任何形式的迷信、盲从、教条主义相对立。它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实践性是辩证唯物主义区别于以往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点。在实践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成为工人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页)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战友和学生(在德国是梅林,在法国是拉法格,在意大利是拉布里奥拉,在俄国是普列汉诺夫,等等)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探讨中,在宣传和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反对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和唯心主义各种流派的斗争中,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捍卫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他总结了俄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实践的新经验,概括和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物质范畴、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对运动和时间、空间,对唯物辩证法的规律、范畴,对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认识过程的辩证法、真理、辩证逻辑等等理论,都作出了创造性的阐述和发展。各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和马克思主义者通过结合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总结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对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特别强调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强调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批判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创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他们的著作中,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对辩证唯物主义一系列重要原理及其在各方面应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辩证唯物主义同各门具体科学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概括了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因而能成为各门科学发展的指南,帮助人们同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曲解科学研究成果的现象作斗争。辩证唯物主义十分重视自然科学的成就对哲学的推动作用,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益证实和不断丰富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进程,表现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紧密结合与互相渗透的趋势。新的知识综合的时代,期待着执行知识综合职能的哲学对此作出新的理论概括。辩证唯物主义是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服务的。随着人类当代社会的新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对新出现的情况和产生的问题作出新的说明,辩证唯物主义应有一个新的发展和繁荣。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10 2: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