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星系 metagalaxy 观测所及的宇宙部分。即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的总体。是20世纪80年代人们用现代观察手段可以达到的最大的物质系统。也有人认为总星系是一个比星系更高一级的天体层次,它的尺度可小于、等于或大于观测所及的宇宙部分。它的结构和演化,是宇宙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总星系的典型尺度为一百亿至二百亿光年,年龄为一百亿年量级。通过星系计数和微波背景辐射测量,证明总星系的物质和运动的分布在统计上是均匀的和各向同性的,不存在任何特殊的位置和方向。总星系的物质含量最多的是氢,其次是氦。1924年以来,发现星系有系统的红移。如果把它解释为天体退行的结果,那就表示总星系在均匀地膨胀着。至80年代中期,已观测到的星系达十亿个以上,但还没有发现总星系的边缘和核心。按照大爆炸宇宙论,在总星系中,星系的数目可能有一百亿个。瑞典天文学家克莱因(Oskar Klein)提出,在我们这个总星系之外,可能还有其他的总星系。对于总星系的研究,还刚刚开始。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地球扩大到太阳系,从太阳系扩大到银河系,再从银河系扩大到总星系,这种扩大是没有尽头的。20世纪80年代,人类只能认识到总星系,然而随着现代宇宙学的发展,将会逐步地无限地认识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