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 Edward Bullough1880—1934 美学家。瑞士人,后入英国籍。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授,兼通意、德、法、俄、西班牙等多种文字,著述涉及文化、文学、美学等许多方面。美学上不满于对美作形而上学的研究,认为相信美的客观性和绝对性是美学中一切错误的根源,主张现代美学应转而研究美感的心理原因。认为费希纳的实验美学仍未摆脱传统美学的窠臼,主张建立以观赏(主要是艺术品观赏)心理效应为对象的现代心理学美学。提出心理距离说。认为对象的美并无客观标准,只要主体以审美态度进行观照,就是美的;审美态度中存在着一种可以辨认的心理因素,即对对象采取非实用主义的保持一定心理距离的态度,那种直接的功利态度,如伦理的、经济的、理智的都消除了距离,故与审美无关。他用心理距离说来解释产生美感的心理原因,并进而用以解释艺术创造和欣赏问题,对现代西方美学影响很大。主要著作有《内容和形式》(1904)、《现代美学概念》(1907)、《作为艺术的要素和美学原则的“心理距离”》(1912)、《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1919)、《实验美学的最新著作》(1921)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