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 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 美国哲学家、科学家,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者。早年经商,同时自学哲学等。1723年出版《宾夕法尼亚报》。1731年建立美洲第一个巡回图书馆,1743年组织美洲哲学会,1749年襄助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1757年到1775年在英国。1775年回国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当选为第二届大陆会议代表,并参加起草《独立宣言》。1776—1785年去法国,缔结法美同盟,先后结识休谟与伏尔泰、爱尔维修等哲学家。1787年为制宪会议代表,主张废除奴隶制。在科学上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在道德哲学方面,认为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是公正的、善的,因为它们都是上帝创造的,符合上帝意志,而上帝全能全善,不可能在世界上创造恶的东西。人必须遵守正确的行为规则,即诚实、忠诚、节制、缄默、俭朴、勤劳。在政治哲学上,认为传统的价值标准与政治有关,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为了创造美好的生活。受德行指导的好的公民应当无私地参与政府、推动社会进步。个人的创造性乃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因此应当实行民主。在哲学上,拥护自然神论,承认自然界的存在及其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著作有《论自由和必然,快乐和痛苦》(1725)、《有关宾州青年教育的若干建议》(1749)、《明白的真理》(1747)、《关于电的实验和观察》(17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