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真理 objective truth 即“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不依赖于认识主体而客观存在的,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列宁说:“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列宁全集》第18卷第122页)客观真理是从正确认识的客观内容或客观源泉这个方面来说明真理的。唯物主义承认外部世界,承认客观实在是人的感觉的源泉,因而认为真理是认识主体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它的形式虽然是主观的,但它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切科学定律、一切真判断,都是由于它的内容具有客观性才被称为真理。唯心主义否定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否定认识的客观源泉,必定否认客观真理。唯心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否认真理的存在,而只是否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因此,是否承认客观真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根本分歧。黑格尔也讲“真理是客观的”,但他所说的客观性乃是“绝对观念”的客观性,同唯物主义的客观真理根本不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能把客观真理与自然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混为一谈,客观真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既不存在于纯主观中,也不存在于纯客观中,而是存在于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关系中,存在于主观无限地逼近客观、并与客观相一致的过程中,是主观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