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史》 李泽厚、刘纲纪主编。5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分别于1984年、1987年出版了第1、第2卷(上、下册)。第1卷包括绪论、先秦和两汉的美学思想。认为人的社会实践是美产生的根源,并据此论述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线索,确定了中国美学史的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通过对先秦、两汉美学史的论述,集中阐发了儒、道和楚骚的美学思想,认为这三者是禅宗诞生之前中国美学的三大主干,儒道互补是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并指出中国古代美学具有强调美、艺术与理性伦理密切联系这一基本特征。第2卷集中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学思想,对当时玄学、佛学、文论、书论、画论、乐论和人物品藻中包含的美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这是一个“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的时代,在美学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如曹丕的“文以气为主”、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刘勰的“风骨论”等,并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美学范畴,如“气”、“味”、“神”、“意”等,丰富了中国古典美学,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的美学思想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