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实际创始人为陈隋之际的智。因智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又以《法华经》为主要的教义根据,故又称“法华宗”。据《佛祖统纪》卷六,初祖印度龙树,二祖北齐慧文,三祖慧思,四祖智。智确立定(止)慧(观)双修原则,所著《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法华文句》被奉为“天台三大部”。教义上主张一切事相都是法性真如的表现(诸法实相),并用“一念三千”、“三谛圆融”加以发挥。修行上提倡“一心三观”,判教上主张五时八教,把《法华经》列为佛的最高最后说法。五祖灌顶多有经疏,著《天台八教大意》、《国清百录》等,广弘该宗思想。九祖湛然,号称中兴,广释“三大部”,并著《金刚錍》、《止观大意》等,进一步提出“无情有性”理论,认定草木砖石也有佛性。11世纪初,因争论智《金光明玄义》广本真伪等,分为山家、山外两派。9世纪初,日僧最澄偕弟子义真入唐求法,在天台山从湛然门下的道邃、行满等学天台教义,回国后在比叡山开创日本天台宗。13世纪,日僧日莲据此宗所依《法华经》,创日莲宗。11世纪末,朝鲜僧人义天入宋学天台教义,后将此宗传入朝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