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 Gothic 艺术风格。12世纪兴起于法国北部,17世纪流行于西欧各国。以建筑艺术为代表,包括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该词初为文艺复兴后期的艺术史家瓦萨里以哥特人的粗犷风格来非难中世纪建筑的用语。它崇尚中世纪的象征手法,具有寓意性和神秘性。广泛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的立柱或簇柱,以及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造成一种向上升华、天国神秘的幻觉,反映了基督教盛行的时代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物质文化面貌。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等。哥特式塑像的特色是不合乎自然地延伸比例,着重刻画人物的表情,表现崇高精神境界的面容和动作。哥特式绘画的特殊成就则是玻璃画。哥特式小说或哥特式传奇则是由英国作家沃波尔(Horace Walpole, 1717—1797)所开创的一种文学体裁,多以中世纪的城堡为背景,描写谋杀、迫害等恐怖故事,充满神秘气息。“哥特式”一词后泛指虽无中世纪背景,但描写不可思议、令人悚然的事件和畸形心态的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