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反事实条件句逻辑
类别 哲学
释义 反事实条件句逻辑     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 logic

现代逻辑的一个分支。研究反事实条件句的逻辑特性及与之有关的逻辑推理问题。在日常语言中,条件句可以分为直陈的条件句和虚拟的条件句两类,以虚拟语气形式出现的条件句就称为反事实条件句。一个有效的反事实条件句应满足三项要求:(1)它的前件事实上为假或者不大可能成为现实。(2)前、后件之间有着意义、内容方面的密切联系。(3)如果前件的条件得到满足(这种满足可能是假想的),那么后件所表达的事物情况就会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对于反事实条件句的较为深入的逻辑研究开始于齐硕姆1946年的论文《反事实条件句》,在他之后的研究大体上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是50、60年代哥德曼、塞拉斯(W.S.Sellars)、雷谢尔(N.Rescher)等人提出的共存性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一个反事实条件句的前、后件之间往往不具有直接的逻辑推论关系,人们之所以认为它有效,是因为人们预设了前件所没有提及的其他一些条件,这些条件都是真命题,并且同前件是相容的,正是从这些条件和前件出发,推出了后件。然而,人们可能对一个反事实条件句所预设的那些条件(这些条件是隐含的)有不同的理解,缺少一种确定预设条件的规范的方法。为了克服共存性理论所存在的缺陷,60年代末、70年代初逻辑学家刘易斯、斯托奈克(R .Stalnaker)等人开辟了另一研究方向——用可能世界的集合来刻画反事实条件句的真值。路易斯(D.K.Lewis)在1973年出版的《反事实句》一书中给出了反事实条件句的一种真值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反事实条件句逻辑的形式系统V、 VC和VCS, 并构筑了相应的语义模型。斯托奈克则提出了与刘易斯不同的真值要求,他认为,形式为A□→B的反事实条件句为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在A为真的那个最类似于现实世界的可能世界中,B亦为真。根据这一要求可建立逻辑系统C2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9 7: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