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伽桑狄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伽桑狄 Pierre Gassendi1592—1655 亦译“伽森狄”。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1614年在埃克斯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1617年成为神父并在该校任教授。因批判亚里士多德主义,引起耶稣会的不满,1623年被迫离职。后去巴黎、荷兰和英国等地旅行,结识了法国笛卡儿、英国霍布斯等著名哲学家。1634年任迪尼大教堂教长。1645年在巴黎任法国皇家学院数学教授。提出对笛卡儿《沉思录》的反驳,批判笛卡儿的二元论和天赋观念说,恢复了古希腊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唯物主义。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运动则是原子固有的本性。世界万物的产生是原子按一定次序相互结合的结果,而万物的消亡则是原子相互分离的结果。认为人是由两种物体合成的,一个是粗实的,另一个是精细的,前者构成身体,后者构成灵魂或心灵。人的灵魂由特殊的原子构成,灵魂以肉体为基础,它散布在整个身体里,使身体有生机。灵魂随肉体的死亡而死亡。恢复伊壁鸠鲁的感觉论,认为人们的认识起源于感觉,感觉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觉的附属物。感觉永远不会错。反对笛卡儿的真理标准,主张理性的判断是否正确,由感觉和事实加以检验。在伦理观上恢复伊壁鸠鲁的快乐论。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幸福,故使人幸福的行为就是善,使人不幸福的行为则是恶。幸福基于快乐的基础上或者说就在于快乐之中,也就是肉体上的无痛无灾,精神上的恬静平和。在政治观上主张社会契约论。认为人类最初像野兽一样相互争夺,为了能共同生存才缔结契约建立国家与法。因此国家统治者无视法律而转变为暴君时,人民有权罢免他。在宗教观上,不否认上帝的存在,认为原子是由上帝创造的,世界是由上帝安排的。他是从笛卡儿到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也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思想先驱。主要著作有《对亚里士多德的异议》(1624)、《对笛卡儿“沉思”的诘难》(1641)、《形而上学的探讨》(1644)、《哲学体系》(1644)、《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1649)等。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