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道友信 1922—? 日本美学家。曾任日本东京大学美学研究室主任、美学和艺术学教授。其美学思想深受海德格尔、萨特等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影响。认为美是意识、观念的存在。美具有多样性。把美分为人格美、自然美、艺术美和技术美等种类。美不是自然所赋予的,而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其源泉是美的人格和美的行为,美作为一种精神价值,比最高的道德概念“善”还要高一级。能否感知美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审美活动与人的感官、人的情感直接相关,同时也离不开理性。提出欣赏艺术美需要“解释”,“解释”是欣赏者与作品的对话。艺术经验具有普遍性,对优秀艺术作品是超时空的,提出美的“相位”说。“相位”概念表明美感的意识结构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意识结构。认为美的不同种类是根据意识构造来区别的,美在意识中的“相位”是不断变化的。认为艺术是对人的精神美的追求,不仅包含美,而且也包含崇高;它把探求存在的神秘作为最终对象。艺术具有教育机能和娱乐机能,但其根本机能是为了复归被现代技术压抑了的人性,恢复人本来的美。艺术的源泉是天才,也可以说是精神上的爱。其美学思想在日本与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著作有《美的相位及艺术》(1968)、《同一性的自我塑性》(1971)、《关于美》(1973)、《东方的美学》(1976)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