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夏尔 Joseph Marechal1878—1944 比利时哲学家。受教于卢汶大学,后在该校任教。初赞同德国康德的批判哲学观点,后转到新托马斯主义的立场。认为从康德哲学可以转到新托马斯主义是因为康德哲学的前后有两种矛盾:一是感性与知性的矛盾,二是知性与形而上学理性的矛盾。康德由于否定经验论与唯理论的过分要求而解决了前一矛盾,但他未能解决后一矛盾,因为他没有考察客观知识中理性的目的性与理智的主动性的作用,这一点正是托马斯主义所强调的。认为人的必然判断可以把握实在(即本体)。先天形式既是形而上学的形式,又是心理学的形式,理智有一种走向绝对的存在或纯粹活动的自然趋势。人的认识的能动性不能避免与先验真理有关系。托马斯主义的理智主动性的综合作用使理性的目的性与知性结合起来。同意康德关于人无法达到本体的理智直观的观点,但认为不能因此就把本体看成人所不可知的,理智的能动性可以达到对本体的认识。主要著作有《形而上学的出发点》(5卷,1922—1947)、《神秘主义的心理学的研究》(2卷,1924—1937)、《现代哲学史简编》(1933)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