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谛 佛教用语。原为古印度婆罗门教用语。指俗谛(又称“世谛”、“世俗谛”)和真谛(又称“胜义谛”、“第一义谛”)。谛(梵文Satya),指真实不虚之理;二谛,即两种真理。小乘有部把凡是复合的、可分解的对象视为真实存在的认识,称为世俗谛;把单一的、不可分解的对象视为真实存在的认识,称为胜义谛(见《俱舍论》)。中观学派把不知缘起性空,以为世界是真实不虚的世俗理解称为俗谛;把懂得一切事物皆空、无自性、以此为真实的理解称为真谛(见《中论·观四谛品》)。小乘经部和瑜珈行派等均把世俗的认识活动和对对象的理解称为世俗谛;把佛教智慧及其对对象的理解称为胜义谛(见《显扬圣教论》)。二谛虽有俗圣之分,但均是佛教缺一不可的“真理”。将此二谛联系起来观察现象,被称为中观、中道,为大乘佛教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但大乘各派因传承或立论方法不同,对二谛的解释也各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