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经》 Brahmasūtra 亦称《吠檀多经》、《广博经》。相传跋达罗衍那著,约成书于公元2—5世纪。共四编十六章五百五十五颂。印度吠檀多派哲学经典。第一编阐述“奥义书”中关于梵、我、原初物质、神和元素等概念;第二编对数论、胜论、佛教、耆那教、兽主派和薄伽梵派等学说作了反驳;第三编论述宇宙和自我的发展、梵与我的关系、人的认识根源,驳斥顺世论关于灵魂是肉体属性的学说;第四编论述业、解脱和修行,认为亲证“梵我同一”是解脱的主要途径。该书指出梵是宇宙精神,世界最高的主宰,是无限、无所不在、永恒不灭的精神实体;我是个体灵魂,由梵的一部分演化而成,梵与我在本质上相同,只是在形式上不同,被称为不一不异论。这些思想均成为吠檀多派的理论依据。后有多种注疏,并因对《梵经》理解不同,而在吠檀多派内部分为多种派别。参见“吠檀多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