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浩 五代后梁山水画家、画论家。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自号洪谷子。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唐以来山水画的创作经验,提出一些高度概括的美学范畴,指出艺术美源于自然美,但比后者更“真”更美。“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山水画家,只有仔细观察自然,才能把握“物象之原、山水之性”,进一步化为绘画之美,以“取其真”,意识到“真”是“形”与“神”的辩证统一。论述了“华”与“实”的关系:“画者,华也”,“华”即美,是艺术的首要条件,“实”指客观自然的生气、神韵或性情。“华”以“实”为基础,“不可执华为实”,“华”与“实”的统一,构成绘画艺术审美意象的无限生命活力。总结山水画创作的具体艺术规律,提出“气、韵、思、景、笔、墨”六个基本要素或标准,表现出对于形象思维的认识;用“筋、肉、骨、气”“四势”形容绘画技法;以“有形”与“无形”作为审美鉴赏与品评优劣的理论根据,认为“树高于山”一类的“有形”之病,为构图技法问题,尚可修改纠正;而“气象俱泯,构象全乖”的“无形”之病,为丧失内在艺术生命之病,“不可删修”,无可救药。其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有较大影响。有《笔法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