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相对性 relativity of aesthetic perception 美感所具有的主体对事物审美特性的认识、感受和评价随条件、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的属性。汉董仲舒提出的“诗无达诂”,晋葛洪提出的“见美而后悟丑”,都是从美感的相对性出发来看待美和艺术。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美的相对性决定美感的相对性。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和艺术是相对的美,人对现实、艺术的美感也是相对的。英国休谟认为审美情感依存于人心的特殊构造,美和美感没有质的规定性,陷入了相对主义。美感具有相对性,其客观原因是大千世界的美是无限的、发展的,展现在人面前的只是一部分,客观条件的限制使人们认识、感受到的美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主观原因是人的生活实践、审美实践受到特定历史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使人对美的认识必然地带有一定的局部性、限定性,每个个体审美的角度、深广度不同,也导致了美感的相对性。但人的实践和认识、审美具有的能动性、无限性,能使人更自觉、充分、全面、深入地把握美的特征和美的规律,逐渐由相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