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犯错误?》 副标题为《矛盾、立场与对矛盾之处理方针》。刘少奇著。原为1941年10月3日在中共华中党校的讲演,1943年作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的附录公开出版。作者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出发,分析了人为什么犯错误以及如何少犯错误的问题。分为“人”,“我们的哲学”,“辩证法的基本法则”,“立场与对事物的处理方针”,“质与量、否定之否定”,“哲学中的诸范畴”等六部分。认为人不免犯错误的基本原因,在于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主观常常落后于客观,思想方法和立场不对,也是犯错误的原因。要求人们从客观而不是从主观,从发展而不是从静止,从事物的相互关联、比较而不是从事物的孤立,从事物内部矛盾而不是从外部去认识事物。认为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统一性则是相对的。差别也是矛盾的一种形态,是可能发展成为矛盾而尚未形成的矛盾。事物的多样性是由矛盾的特殊性规定的,认识事物必须认识其特殊性,认识矛盾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特殊性及其内部结构,它的全面,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