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 唐孙过庭著。成书于武后垂拱三年(687)。宋代以后所传,仅见三千七百余言,学者多疑有脱佚。近人考北宋以前论书者所称引,而论文亦首尾完具,无以复加,故推证为原文全篇。篇末记:“撰为六篇,分成两卷”。卷上:第一篇论钟、张、二王书;第二篇论书学之道,并辨专精、兼善、乖合、优劣之奥;第三篇略举传世名迹,辨其伪,标优劣。卷下:第四篇论执、使、转、用之术,而“历代孤绍”,专宗“右军之书”,“取立指归”;第五篇论精熟、通会、察精、拟似、迟速、尽善之妙,及独行、偏玩之乖;第六篇论“书之为妙”,为全书的总结。为唐代最重要的书法美学著作。今有1963年中华书局排印本和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孙过庭书谱笺证》、1980年上海书画出版社《书谱译注》,及1978年书画出版社印制的《唐孙过庭书谱墨迹》图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