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章炳麟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章炳麟 1869—1936 近代思想家、学者。初名学乘,字枚叔(一作“梅叔”)。因慕明清之际顾炎武之为人,曾改名绛,别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早年曾师事俞樾。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至上海,任《时务报》撰述,又任职《经世报》、《昌言报》等,宣传维新变法。光绪二十六年作《客帝匡缪》,并割发辫,公开宣布反清革命。光绪二十九年撰《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倡言:“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又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次年与蔡元培发起成立光复会。光绪三十二年出狱后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任《民报》主编,与改良派论战,宣传革命。宣统二年(1910)退出同盟会,重组光复会,被推为会长。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1912年任南京临时总统府枢密顾问。1913年因反袁被软禁,袁死后获释。1917年参加护法军政府,任秘书长。五四运动后渐入颓唐,反对新文化运动,不赞成国共合作和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宣传“尊孔读经”。晚年赞成抗日,谴责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主编《制言》杂志,以讲学终老。早期哲学具有唯物论倾向,认为“以太”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各原质之成于以太,万物之成于各原质”(《菌说》)。强调人的精神依赖于人体,“精离则死,死则无知”(《儒术真论》),否定灵魂不灭说和鬼神论。强调人们必须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指出:“物各缘天官所合以为言。”(《訄书·公言》)宣传进化论,认为“人之始皆一尺之麟也”(《訄书·原人》),并强调“人心之智慧,自竞争而后发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但认为进化是事物“渐思渐变”,“以思自造”的过程,甚至认为原子、空气、金铁等都具有精神意识,并用生物竞争的规律解释历史。后期哲学杂糅佛教、老庄及康德、休谟等人的学说,形成唯心的思想体系。认为阿赖耶识高于一切,永恒不变,“此识含藏万有,一切见相皆属此识枝条”(《人无我论》),为万物的源泉、归宿和宇宙的本体,并通过意识和感觉创造世界,“见量感觉,一切惟心”(《四惑论》)。把认识主体作为现象的原因,主张外在事物服从自己的内心,“依自不依他”,“自贵其心”(《答铁铮》)。提出“俱分进化论”,认为人类历史善和恶,苦和乐“双方并进”(《俱分进化论》)。伦理学上,将批判儒家道德与宣传民主革命相互联系,提倡“革命之道德”,认为无道德者不能革命,重视道德在革命中的作用。认为人类之不同于自然界,就在于人可以依据“人为规则”即道德的调节来克服弱肉强食的状况,并由此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系“道德堕落”所致,断言:“吾于是知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极”(《革命之道德》)。又肯定“一切道德,皆始自利”,道德观念和人们的利益分不开。主张以人的自利原则和社会利益的统一作为评价善恶的标准。论述了道德变迁的原因,称“今之道德,大率从于职业而变”,其地位和社会职业的不同决定了人们道德水平的高下,指出:“知识愈进,权位愈伸,则离道德也愈远。”初步涉及到当时的道德状况和社会物质生活之间关系的分析,有合理因素。美学上,论述了“雅”、“俗”关系。认为“雅俗者,存乎轨则”(《文学略论》)。分雅为积极之雅和消极之雅两种:“积极之雅,闳而能肆”,“消极之雅,清而无物”。并认为文学有重大的社会影响力,要求“文”要起到开启民智、鼓舞民心、反封建王朝的作用,以“跳浪博跃”之言,为“义师先声”。宣传革命的诗文,影响很大。逻辑学上,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有系统研究和独到见解,主张对西方逻辑、印度逻辑和中国古代逻辑三者进行比较研究,力求揭示这三种逻辑的共同点和差别点。一生著述极多,学问广博,在史学、语言学等方面都有贡献。有《章氏丛书》、《章氏丛书续编》、《章氏丛书三编》等。1982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已陆续分册出版《章太炎全集》。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