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真如
类别 哲学
释义 真如     梵 Tathatā或Bhútatathatā

亦译“如”、“如如”。佛教名词。义为事物的真实状况和性质。佛教各宗派从不同角度亦称作“性空”、“无为”、“实相”、“法界”、“法性”、“实际”、“真实”、“真性”、“实性”、“佛性”、“法身”等,均属同类概念。一般解释为绝对不变的“永恒真理”或本体。中观学派和般若各家都以“性空”为“如”,亦称“诸法实相”。《大智度论》卷三十二称:“诸法实相,常住不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昙无竭品》:“诸佛无所从来,去无所至,何以故?诸法‘如’不动故。”以“如如不动”的空性,当成事物的本体。瑜伽行派以唯识实性(圆成实胜义无性)为真如。《成唯识论》卷九:“‘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此性即是唯识实性。”地论学派立第八阿梨耶识,摄论学派更立第九阿摩罗识,均以自性清净心为真如。《大乘起信论》:“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把先天(本觉)具有佛的智慧功德而又永恒不变的“一心”,当作“真如”,又名“如来藏”、“如来法身”。由于佛教各派对真如的解释不同,有种种分类。《解深密经》卷三分为流转真如、相真如、了别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等七种。《成唯识论》卷十分为遍行真如、最胜真如、胜流真如、无摄受真如、类无别真如、无染净真如、法无别真如、不增减真如、智自在所依真如、业自在所依真如等十种。《大乘起信论》分为离言真如、依言真如两种和空真如、不空真如两种。《华严经探玄记》卷八则提出一乘真如和三乘真如,别教真如和同教真如,顿教真如和渐教真如等。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7 20: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