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儒主义 Cynicism 古希腊犬儒学派的学说体系。其特征是:从根本上贬低理性认识,认为逻辑学和自然哲学的研究毫无价值,一切技艺和科学也无助于改进人类的美德;只是出于道德伦理目的才去研究逻辑学和自然哲学,以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在认识论上,认为一般概念并不表示事物的本性,只是思维的虚构;一切实在都是严格地个别的,只有个别可见的人、马存在,一般的人、马概念是不存在的;接近唯名论或感觉论,在逻辑上必然导致否定一切知识和判断。在伦理学上,强调为美德而美德。认为过合乎美德的生活,才能成为合乎美德的聪明人,而芸芸众生都是悲惨、愚昧无知的蠢人。享乐、欲望是最大的恶,只有超出生死、荣辱、贫富、劳逸、忍饥受寒、不辞辛劳、无所畏惧、摆脱一切烦恼的人,才能获得美德和幸福。提倡“回到自然”,“像动物一样生活”。但又认为,美德在于智慧和深谋远虑,只有理性才能提供有价值的生活,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实践,美德是受教育的结果,回到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主张放弃社会、家庭、国家、世俗生活、宗教,超乎一切社会斗争之上,导致极端个人主义。晚期犬儒学派提倡穿短上衣,携带乞食棍和背囊,走遍各地发表形式精美言辞通俗的演说,宣扬禁欲主义和道德上的说教。犬儒主义在思想史上所起的作用是消极的,因他们从根本上贬低理性认识;但是对斯多亚学派及其学说有深远影响,后者部分地接受了他们有关世界政府、普遍平等、感觉论等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