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光 1919—1969 学者。原名福生。湖北黄冈人。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先后任金陵大学副教授和《中央日报》主笔。1949年去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兼《自由中国》杂志编委。深受罗素思想影响,自称为学之主导有三:“现代逻辑的工作者所说的逻辑”、“休谟以降的经验论者所说的经验及美国实用主义者所说的实用之结合”、“价值观念尤其是道德价值观念”(《中国文化的展望》序)。以此立论,抨击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科学、自由、民主。60年代初,曾支持台湾的“文星派”(近代以来第三代西化派)发动对文化保守主义的批评,掀起一股自由主义的思想浪潮。所著《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书,曾列专章批评近代以来的文化保守倾向,探讨了社会文化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反应”及“中国知识分子今后所可能而且必须努力的道路及指向的归趋”。后又和现代新儒家代表徐复观等化“敌”为友,承认“即使知道了一切科学知识,对人的自身依然是一无了解、一无帮助”(转引自徐复观《痛悼吾敌、痛悼吾友》)。态度显有转变,对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持审慎的敬意。对逻辑学方面也颇有研究。曾作有《逻辑讲话》、《逻辑新引》、《逻辑究竟是什么》,译有查浦曼(chapman)《逻辑基本》、卡尔纳普《哲学与逻辑》等;主要著作还有《思想与方法》、《自由的伦理基础》等。遗著编为《殷海光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