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社 Brāhma Samāj 印度教社团之一。1828年由R.罗易在加尔各答创立。崇奉古代经典“奥义书”为最高权威,反对传统印度教的多神论和偶像崇拜,信仰非人格的唯一真神。主张改革印度教,反对繁琐祭仪、种姓分立和对异教的敌视,提倡男女平等,反对寡妇殉夫、童婚和多妻制,否定业报轮回。19世纪40年代初D.泰戈尔继任领袖,提出一套更为彻底的宗教改革纲领,继续反对偶像崇拜和种姓对立。60年代初该社分裂为青年激进派和保守派。1866年两派矛盾激化,以喀沙布·钱德拉·森为首的青年激进派退出,另立“印度梵社”,原梵社更名为“真梵社”。印度梵社重视妇女解放、反对童婚,创办妇女学校和梵社女成员团体。1872年因喀沙布·钱德拉·森破坏婚姻法,部分成员又另立“公共梵社”,原印度梵社则改名为“新诫梵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