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无限 |
类别 | 哲学 |
释义 | 无限 英 the infinite; 希腊 apeiron 外国哲学史范畴。兼有本原(基质)和属性双重含义。希腊语apeiron,a意指“否定”、“没有”、“无”,peiron意指“限制”、“界限”。是“有限”的否定,先于“有限”而出现,往往同数目、大小、时间、空间相联系。其含义在西方哲学史中有一个演变过程。在古希腊,最早由阿那克西曼德提出,它兼有本原(基质)和属性的含义。毕达哥拉斯学派在把有限和无限看作是一对对立的本原,把无限理解为偶数。一元论的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里特,以及多元论的阿那克萨哥拉和恩培多克勒进一步探讨了时间和空间的无限问题。埃利亚学派的芝诺运用论证的手段探讨了涉及大小和运动、无限大和无限小等无限系列。柏拉图承认两类无限,认为“容器”(相当于空间)是善,具有无限完善性和完美性,并把无限同价值、审美相联系。亚里士多德对这一范畴作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尤其是无限范畴的潜在方面、出现在数的系列中的无限可分性,以及出现在凭增加而形成的无限,并将之应用于因果系列,和运动相联系讨论了时间的无限性。在中世纪,一般把一切完善、积极的谓语归之现实的无限的存在,有时称之为“存在的无限海洋”。例如托马斯·阿奎那坚持神象征积极绝对的无限性,潜在相对的无限性是属于受造物的序列。在文艺复兴时期,通常把同一实在区别为两类系列的无限。布鲁诺把实在看作是现实无限的宇宙,以及现实无限的存在。库萨的尼古拉从对立统一的观点探讨了无限,认为神既是极大也是极小,人性既是有限(作为形体),也是无限(作为精神)。在近现代,笛卡儿认为无限性这个观念先于有限性,肯定广延是无限的,强调人对任何东西的一般观念是一种无限存在的观念,但必须把这种观点用于有限的事物。斯宾诺莎追随布鲁诺,把两类序列的无限结合在一个框架中,在其中有限、部分、暂时性同无限、全体、永恒性相对应。莱布尼茨和牛顿在发展微积分中凭借连续性和有限把握有限量的潜在无限。前者还试图凭借积极的无限以阐明实在,认为神是无限大的,无限小是自然中的东西的质,而量的方面来自其与单子的关系。康德认为人类凭借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误把宇宙理念当作认识对象,凭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黑格尔一如布鲁诺和斯宾诺莎,认为有限和部分有关,无限和全体有关,但更强调过程。主张真正的无限是抽象和具体、普遍和特殊的综合,它是通过发展和时间过程出现的。后来这种区别于潜在的无限的积极无限观念,由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引进数学,肯定无限是真实存在的,认为一个级数的次级数之一分享一个基数时这个级数是无限的。罗伊斯认为在级数或存在中的有限,总是包含有无限,并从肯定上帝存在的无数论证中找到他的论据。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