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士 中国古代宣扬神仙说,祈求成仙的方术之士。始于周,兴于战国(燕、齐),盛于秦汉。古代传说中的方士,有彭祖、容成、西王母、素女等。史籍记载最早的方士,为周灵王(前571—前545年)时的苌弘。“是时苌弘以方事周灵王”(《史记·封禅书》)。战国时期的方士,由巫觋转向服食与祭祀以求成仙。战国末,方士驺衍以阴阳五行相胜相克说,推论朝代兴衰、更替,得以“显于诸侯”(同上)。秦始皇宠信方士徐福、卢生、韩终、侯公、石生等,因求不死药未成,以“为妖言以乱黔首”罪名,逮方士,并迁怒于儒生,将四百六十余人,坑之咸阳。汉武帝也甚宠信方士李少君、齐人少翁、栾大等,致使“海上燕齐之间,莫不扼腕而言有禁方,能神仙矣”(《史记·孝武本纪》)。《汉书·艺文志》收神仙十家二百零五卷。所行之人主微行方、祠灶、谷道、却老方、求仙术、候神、望气、导引、按摩方、芝菌方、重道延命方、烧炼等方术,都为后来道教所信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