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身处地的理解empathy
亦译“同理心”、“感情移入”、“同感”、“共情”、“神入”。罗杰斯提出的心理咨询者的三大要件之一,指咨询者深入了解和设身处地体会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咨询者应该敏感地倾听和设身处地理解来访者当时的心境、痛苦、恐惧等情绪,帮助和鼓励他更充分地加以宣泄,表露其隐藏在内心的郁结,既可认识自己问题的所在,又可使自己的人格和行为发生良性变化。同理心与同情心的区别在于:同情心重在“感人之所感”,以“情”为主,主要靠个人的生活体验;而同理心则是“感人之所感”和“知人之所感”的两者统一,既有情感因素,更有认知成分,并要靠认知能力来实现心理换位或将心比心。要做到:(1)咨询者放弃自己的主观参考标准,设身处地从来访者的视角来观察和感受事物。(2)咨询者务必踏上一条与来访者的体验同步的情感旅程,但又不对此进行判断或受到它们的感染。(3)咨询者不仅要体会到来访者难以觉察到的意义,而且也不能把这种处于来访者潜意识中的意义很快提出来与来访者对峙。(4)咨询者要善于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表现自己的同理心。当今,设身处地理解已不仅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而且还成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取得各种组织管理效绩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