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motivation
管理科学普遍采用的术语,但至今尚无为大家一致公认的界说。对“激励”一词的含义,一般不超出两种意义不同但又极为相关的解释:第一种解释强调如何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产生有效行为。它侧重讨论刺激职工行为、积极性的环境因素和个人特点。这种理论被称为激励的“内容理论”,它追求的目标是指出刺激个体行为的各种潜在因素是什么。激励内容理论,主要有两种讨论方法:一种方法认为,激励的内容必须根据人的内在的缺乏、被剥夺、不平衡及需要等心理状态来刺激个体采取某种行动。这种方法被称为“需求讨论法”,详见“需求讨论法”。另一种讨论方法认为,激励的内容可通过观察满足需要的奖酬或结果来确定。这种观点重视个人行为的结果,故又称“成果探讨法”。第二种解释,侧重指出个体如何产生某种特定的行为,它强调研究刺激与个体行为或积极性的关系及其发生过程,所以被称为“程序理论”。依据激励理论,人们普遍认为,在组织管理中,既要了解影响动机的因素,如职工有哪些要求、何种报酬最有影响力和最能诱发人的积极性,又要掌握激励的程序, 以期实现真正有效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