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
一种动机认知理论。亦即弗鲁姆(Vroom,V.H.)在其1964年所著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所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激励力量(M)=
目标效价(V)×期望值(E)
即 M=V·E
目标效价是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期望值是根据一个人的经验,判断一定行为能导致某种结果和某种需要的概率。激励力量是指个人希望获得某种结果时内部潜力发挥的强度。这一公式表明,假如一个人把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所被激发的动机也就越强烈。为了有效地激发职工的工作动机,弗鲁姆认为应该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1)努力与成绩的关系。人总希望通过努力去实现预想的结果。所以目标必须制定得适度。如果一个人认为达到目标的概率很高,就会有信心,会激发出强大的力量。但如果他个人认为目标高不可攀或是唾手可得,就会失去进取的动力。(2)成绩与奖励的关系。(3)奖励与满足个人需求的关系。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因而在个人需求的表现上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同一种奖励,不同人所体验的效价和吸引力是不相同的。所以奖励措施应该因人而异,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