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 oflearning
苏联心理学家Н.Я.加里培林、П.Ф.塔雷金娜等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他们从列昂节夫的活动心理学理论出发,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主体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以获得社会经验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学习活动是为满足认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它不同于游戏、生产劳动。学习活动是由一定的动作实现的。动作和活动一样,具有对象性和主体性,具有复杂的结构。从动作的组成要素来看,它包括目的和动机,动作的对象和定向基础及操作。从动作的实行方面看,它是由定向、执行和反馈监督等环节所构成的可控系统。加里培林学派认为,学习的定向环节直接影响执行环节,对学习效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主要以学习的定向基础来划分学习的类型。建立学习的定向基础主要包括三方面的任务:(1)建立保证新的动作正确执行的客观条件系统。(2)使这种条件系统在学生的意识中得到反映。(3)选择合理的定向映象的建立过程。在学习中,由于这三方面任务解决方式不同,就会造成多种的学习类型,它们在定向基础的概括性、完备性和独立性上是有差异的,因此有不同的效果。教学应选择和创造最佳的学习类型。学习的活动理论,还继承和发展了Л.С.维果茨基关于教学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观点,认为教学不仅要考虑到“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还必须考虑掌握这种内容的新的动作,并把这种新的动作包括在教学内容之中,否则就不能直接获得发展的效果。该派认为,为了完成教学的任务,必须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塔雷金娜认为,控制式教学最能体现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规律,因此主张实施控制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