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言语获得条件作用理论
类别 心理学
释义

【言语获得条件作用理论】
 


拼译:conditioning theory of speech acquisition
 


言语获得理论的一种。强调后天学习对儿童习得言语起决定作用。巴甫洛夫学派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认为,儿童的言语是通过经典条件作用而获得的。首先是第二信号刺激与第一信号系统形成暂时神经联系,即语词的声音与具体事物的形象建立起联系;接着是第二信号刺激物之间形成暂时神经联系,即在语词之间建立起联系。这种暂时神经联系是通过强化而建立起来的。行为主义者斯金纳认为,言语是人的一种行为,儿童习得言语行为就像老鼠按门闩取得食物而形成操作条件反射一样,是通过食物或别人的言语声音、手势的强化而实现的。当与成人交往时,儿童说出的词音如果受到成人的奖赏(赞许和肯定),就得到强化,以后还会作出这种言语反应;如受到惩罚(批评和纠正),就会消退。儿童言语行为的获得就是通过这一过程的反复进行,按照强化、消退、泛化这一系列条件反射形成的原则实现的。后天学习在儿童言语获得中是起作用的,但是上述理论难以解释儿童言语习得的全过程。如,儿童到了3岁或3岁半时,就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另外,大多数学者认为,儿童学习言语有一个关键期,即在12岁以前学习言语比较容易,这些现象仅用言语获得条件作用理论则很难解释。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4 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