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标题 拥挤唤醒理论
类别 心理学
释义

【拥挤唤醒理论】
 


拼译:arousal theory of crowding
 


拥挤理论的核心。G.W.埃文斯等人提出。认为高密度环境能提高机体的唤醒水平。这种唤醒在生理上表现为自主活动增强,如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加快,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等,对工作效率和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研究表明:过度唤醒不利于复杂工作的完成。此理论确认了一些拥挤和密度效果的调节因素,指出:当主体对环境密度作出评价时,这种评价直接引起唤醒反应,或者将唤醒作为评价的后果之一。在唤醒反应出现之后,机体形成拥挤综合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拥挤归因理论,认为在拥挤的环境中,个体对个人空间受到侵犯的体验,是唤醒的一个来源。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体受到激发而试图解释其唤醒的原因。如果唤醒被归因于周围的人距离过近,个体就会有拥挤的体验;如果唤醒被归因于其他因素,或者个体的归因过程受到制止或干扰,个体体验到的拥挤水平便会下降。研究还发现“替罪羊”现象,即当社会因素是干扰个体行为和知觉的主要原因,但环境中的密度因素十分显著时,人们会把唤醒归因于拥挤。二是亲近唤醒理论,认为密度水平高的环境可导致非言语亲近行为的强度和发生概率增加,从而引起唤醒反应。根据不同的背景,对亲近行为引起的唤醒反应,可作肯定或否定的解释。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情感百科知识大全收录了49620条情感类百科知识词条,覆盖心理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详细解释,是情感生活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5 5: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