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情感问题:

 

标题 宝妈因老人抱娃多冲丈夫发火,这问题咋化解呀?
类别 婚姻生活
内容

我在外地工作,孩子主要由老人带。我发现老人抱娃太频繁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现在孩子跟奶奶特别亲,我这个当妈的心里既担心又难过。我跟爸妈说让他们多给我点机会看孩子,可他们不听。因为这事儿,我没忍住还冲丈夫发了火,甚至引发了婆媳矛盾。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既解决和老人之间的问题,又能让孩子跟我更亲近些呢?

能感受到你心里的纠结——既心疼老人带娃的辛苦,又忍不住因为“孩子和奶奶更亲”而失落,想靠近孩子却被老人的习惯“挡着”,急到发火反而把关系弄僵……这种“身在外地、心挂孩子、力不从心”的滋味,真的太熬人了。但其实,孩子对奶奶的亲近,和对你的爱并不矛盾;老人的“过度呵护”,背后也是疼孩子的心意。咱们可以试着从“理顺关系”和“抓住联结”两个方向慢慢调整,别急,一步一步来。

先稳住自己:孩子和奶奶亲,不是“你的失败”

首先想告诉你:孩子跟奶奶亲,太正常了。 0-6岁的孩子,谁陪伴时间长、回应及时,就容易和谁更亲近,这是他们安全感建立的本能。奶奶每天贴身照顾,孩子依赖她,说明奶奶把孩子带得很用心,这其实是好事——至少孩子在被好好爱着。

你担心“孩子和自己不亲”,本质是怕“错过孩子的成长”“自己在孩子心里没分量”。但亲子联结不是“非此即彼”的,就像孩子可以同时爱爸爸、妈妈、奶奶一样,你缺席的是“时间长度”,但可以用“互动质量”补回来。先放下“必须让孩子立刻跟我最亲”的焦虑,你的放松反而会让孩子更愿意靠近你。

对老人:别“要空间”,先“给认可”

老人总抱孩子,背后藏着两层心理:一是“我带娃很尽心”(用“抱”证明自己对孩子好);二是“怕孩子不舒服”(觉得孩子哭了、闹了就是自己没照顾好)。直接说“你们别总抱,给我点机会”,老人很容易理解成“你嫌我带得不好”,自然会抵触。

试试换种沟通方式,先“捧”再“引”

  • 第一步:先给老人“情绪价值”

    见面或视频时,多说说老人的辛苦和孩子的进步,比如:“妈,你看孩子现在会自己抓玩具了,肯定是你平时带他练的,你带娃比我细心多了!”“爸,上次你说孩子怕黑,现在他睡觉都敢自己躺一会儿了,你教他的办法真管用!”

    老人被认可了,才不会觉得你在“挑刺”,后面的话才听得进去。

  • 第二步:用“孩子的需求”当理由,而非“你的需求”

    别直接说“你别总抱,让我抱抱”,可以说:“妈,昨天医生说,孩子现在学翻身/爬的时候,多让他自己活动活动,对骨骼发育好。你看他刚才自己想坐起来呢,咱们多让他试试?”(如果能找些育儿文章、医生建议给老人看,更有说服力)

    老人在意孩子的健康,用“对孩子好”当理由,比“我想抱”更容易被接受。

  • 第三步:给老人“台阶”,主动分担具体事

    比如回家时,看到老人抱孩子,你可以笑着走过去:“妈,你抱这么久肯定累了,我来给孩子换个尿布/喂点水,你歇会儿~” 一边接手具体的事(换尿布、喂饭、陪玩),一边自然地和孩子互动,老人既得了休息,也看到你在“参与带娃”,慢慢就会习惯把机会让给你。

对孩子:用“专属互动”建立“妈妈的独特性”

哪怕只能偶尔见面,也要让孩子觉得“和妈妈在一起,有特别的快乐”。孩子可能暂时黏奶奶,但他会记住“妈妈陪我做的事,别人没做过”。

  • 固定“妈妈专属活动”

    比如每次回家,都带孩子玩一个只有你们俩做的游戏(比如“举高高转圈”“躲猫猫找妈妈的包”),或者读一本只有你能讲的绘本(用你独特的语气、动作)。重复几次后,孩子会形成条件反射:“妈妈来了,就有好玩的!”

  • “示弱”让孩子依赖你

    孩子和奶奶亲,是因为奶奶“啥都会”(喂饭、哄睡、解决问题)。你可以偶尔“笨一点”,比如:“宝宝,妈妈找不到你的小皮球了,你帮妈妈找找好不好?”“这个玩具怎么装呀?宝宝教教妈妈~” 孩子会觉得“妈妈需要我”,反而会主动靠近你。

  • 视频时,别只“看孩子”,多“聊孩子”

    远程视频时,别总问“宝宝想妈妈吗”(孩子可能不懂怎么回答),可以说:“宝宝,妈妈今天看到一只小狗,和你绘本里那只一样可爱,你想不想看看?”(拿着手机拍给孩子看);或者让老人帮忙,引导孩子和你互动:“宝宝,告诉妈妈,你今天吃了什么呀?” 让孩子习惯“妈妈虽然不在身边,但会和我说话、分享事”。

对丈夫:别“发火”,要“结盟”

你冲丈夫发火,其实是想让他“站在你这边”,但他夹在你和老人之间,被指责时很容易想逃避。不如换种方式:告诉他你的感受,而不是要求他“解决老人”

比如可以说:“老公,我知道爸妈带孩子很辛苦,我也感激他们。但每次看到孩子只找奶奶,我心里特别酸,总觉得自己像个外人。你能不能帮我想想,怎么能让我多和孩子亲近点?比如下次你回家,咱们一起带孩子去公园,你帮我跟妈说‘让他们歇会儿’,行不行?”

丈夫感受到你的“需要他帮忙”,而不是“指责他家人”,才更愿意主动协调。比如他可以私下跟自己爸妈说:“妈,我媳妇总说想孩子,她回来时让她多抱抱,她开心了,对孩子也更上心呀。” 老人听儿子的话,往往比听儿媳的话更容易。

最后想对你说:孩子的成长是场“长跑”,你现在缺席的片段,未来有无数机会补回来。比起“让孩子立刻跟你亲”,更重要的是先理顺家庭关系——你和老人不对立,和丈夫一条心,家里的氛围松快了,孩子自然能感受到“妈妈是家里重要的人”,会慢慢向你靠近的。

别急,你已经在为孩子努力了,这就很棒了。

随便看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

 

Copyright © 2002-2024 yiyi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4 5: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