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宝妈因老人抱娃多冲丈夫发火,这问题咋化解呀? |
类别 | 婚姻生活 |
内容 |
我在外地工作,孩子主要由老人带。我发现老人抱娃太频繁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现在孩子跟奶奶特别亲,我这个当妈的心里既担心又难过。我跟爸妈说让他们多给我点机会看孩子,可他们不听。因为这事儿,我没忍住还冲丈夫发了火,甚至引发了婆媳矛盾。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既解决和老人之间的问题,又能让孩子跟我更亲近些呢? 能感受到你心里的纠结——既心疼老人带娃的辛苦,又忍不住因为“孩子和奶奶更亲”而失落,想靠近孩子却被老人的习惯“挡着”,急到发火反而把关系弄僵……这种“身在外地、心挂孩子、力不从心”的滋味,真的太熬人了。但其实,孩子对奶奶的亲近,和对你的爱并不矛盾;老人的“过度呵护”,背后也是疼孩子的心意。咱们可以试着从“理顺关系”和“抓住联结”两个方向慢慢调整,别急,一步一步来。 先稳住自己:孩子和奶奶亲,不是“你的失败”首先想告诉你:孩子跟奶奶亲,太正常了。 0-6岁的孩子,谁陪伴时间长、回应及时,就容易和谁更亲近,这是他们安全感建立的本能。奶奶每天贴身照顾,孩子依赖她,说明奶奶把孩子带得很用心,这其实是好事——至少孩子在被好好爱着。 你担心“孩子和自己不亲”,本质是怕“错过孩子的成长”“自己在孩子心里没分量”。但亲子联结不是“非此即彼”的,就像孩子可以同时爱爸爸、妈妈、奶奶一样,你缺席的是“时间长度”,但可以用“互动质量”补回来。先放下“必须让孩子立刻跟我最亲”的焦虑,你的放松反而会让孩子更愿意靠近你。 对老人:别“要空间”,先“给认可”老人总抱孩子,背后藏着两层心理:一是“我带娃很尽心”(用“抱”证明自己对孩子好);二是“怕孩子不舒服”(觉得孩子哭了、闹了就是自己没照顾好)。直接说“你们别总抱,给我点机会”,老人很容易理解成“你嫌我带得不好”,自然会抵触。 试试换种沟通方式,先“捧”再“引”:
对孩子:用“专属互动”建立“妈妈的独特性”哪怕只能偶尔见面,也要让孩子觉得“和妈妈在一起,有特别的快乐”。孩子可能暂时黏奶奶,但他会记住“妈妈陪我做的事,别人没做过”。
对丈夫:别“发火”,要“结盟”你冲丈夫发火,其实是想让他“站在你这边”,但他夹在你和老人之间,被指责时很容易想逃避。不如换种方式:告诉他你的感受,而不是要求他“解决老人”。 比如可以说:“老公,我知道爸妈带孩子很辛苦,我也感激他们。但每次看到孩子只找奶奶,我心里特别酸,总觉得自己像个外人。你能不能帮我想想,怎么能让我多和孩子亲近点?比如下次你回家,咱们一起带孩子去公园,你帮我跟妈说‘让他们歇会儿’,行不行?” 丈夫感受到你的“需要他帮忙”,而不是“指责他家人”,才更愿意主动协调。比如他可以私下跟自己爸妈说:“妈,我媳妇总说想孩子,她回来时让她多抱抱,她开心了,对孩子也更上心呀。” 老人听儿子的话,往往比听儿媳的话更容易。 最后想对你说:孩子的成长是场“长跑”,你现在缺席的片段,未来有无数机会补回来。比起“让孩子立刻跟你亲”,更重要的是先理顺家庭关系——你和老人不对立,和丈夫一条心,家里的氛围松快了,孩子自然能感受到“妈妈是家里重要的人”,会慢慢向你靠近的。 别急,你已经在为孩子努力了,这就很棒了。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