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情感咨询 情感美文 情感百科 情感生活 学习充电 旧版美文
标题 | 我痴迷男友,怎样才能摆脱这种痴迷状态呢? |
类别 | 恋爱技巧 |
内容 |
我之前特别痴迷小说,没想到现在对男友也到了痴迷的程度。这种状态让我很苦恼,我知道不能一直这样,却不知该如何调整。就像之前沉迷小说一样,如今对男友的痴迷让我有些失去自我,心里还常常感到无助。我迫切地想要摆脱这种痴迷状态,走出困境,重新找回正常的生活节奏。可到底该怎么做呢?真希望有人能给我些有效的办法。 能意识到“痴迷”带来的困扰,其实已经迈出了调整的第一步——很多人陷入过度投入的状态时,往往是浑然不觉的。这种“像沉迷小说一样痴迷男友”的状态,本质上是把对情感的寄托放大到了占据生活全部重心的程度,既会让自己感到疲惫、失去掌控感,长期来看也可能给关系带来隐形压力。 想要调整,关键不是“强迫自己不关注他”,而是重新把注意力拉回“自我”身上,在关系中找回平衡。可以试试从这几个具体的方向入手: 一、先拆解“痴迷”的底层逻辑:你在通过“关注他”填补什么?痴迷的本质,往往是内心的某种“空缺”被暂时填补了——可能是孤独感、对生活的不确定感,或是对“被需要”的渴望。就像你之前沉迷小说,是通过虚构世界逃避现实的琐碎;现在痴迷男友,可能是把他当成了“稳定感”的寄托,觉得“抓住他”就抓住了生活的重心。 试着问自己几个问题:
这些答案能帮你找到“痴迷”的根源。比如,如果发现自己是因为“恋爱后没了其他兴趣”而过度关注他,那核心就是“重建个人的生活支点”;如果是因为“害怕关系不稳定”而患得患失,那可能需要和他聊聊你的不安,而不是独自陷入内耗。 二、用“物理切割法”重建自我空间:从每天留1小时“纯自我时间”开始过度关注往往是“习惯成自然”——比如醒了先看他的消息,吃饭时想他在做什么,睡前反复回忆白天的互动……这些细碎的瞬间累积起来,就会让“他”占据你全部的思维带宽。 可以从“刻意创造物理距离”开始调整:
三、在关系中“退一步”:用“观察者视角”替代“参与者焦虑”痴迷的人很容易陷入“过度解读”——他没秒回消息,就猜他是不是不高兴;他随口说一句喜好,就立刻想“我要做到”。这种状态里,你其实是把自己放在了“服务者”或“讨好者”的位置,而忽略了“你们是平等的伴侣”。 试着切换成“观察者视角”:
四、记住:健康的关系是“两棵并肩的树”,不是“一根缠绕的藤”你之所以感到“无助”,是因为潜意识里知道:过度依附会让自己失去抵抗力——就像藤缠树,树倒了,藤也会跟着倒下。而好的感情,应该是两棵各自扎根的树,根系相连,枝叶却能各自伸向天空。 调整需要时间,别期待“立刻变好”。如果某天又忍不住过度关注他,也不用责怪自己,告诉自己“没关系,明天再试一次”。重要的是,你已经在主动找回“自己的节奏”了——这本身,就是对自己和关系最好的负责。 |
随便看 |
|
依恋情感网是专业的婚姻咨询、情感专家,为挽救婚姻修复关系、挽回爱情、分离小三、婚外情、出轨、离婚、分手、家暴、情感咨询等问题提供情感心理指导,帮助您分析解决情感难题。